经过去年“9·30”开始的两轮密集调控后,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进入“量跌价稳”阶段,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经过本轮调控,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局面得到一定程度降温,总体运行平稳。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了控制,投机性、投资性的购房需求大幅减少;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有效推进。 毛盛勇认为,后期仍会加大调控力度,试点长效机制。他表示,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比较大、很多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库存比较高的背景下,现在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实施分类调控。随着各种长效机制经过各地试点研究,再进一步扩围推出后,未来房地产市场会迎来更加良性的发展。 “我国房地产调控思路已从短期走向长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康俊亮表示,从房地产行业本身来看,长效机制已在路上。包括住房登记信息、土地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建立完善的、市场化的住房租赁制度,建立分类调控的土地供应机制及土地供应结构,以及正在立法中的房地产税制度。 康俊亮说,信息联网、房地产税是基础性的制度,通过信息联网可以掌握基数,提高今后政策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房地产税对抑制过度投资及投机有直接的调节作用;土地供应、租赁制度将确立市场与保障双轨制的前提下,实现住房市场与住房保障的有效融合。 康俊亮表示,未来楼市长效机制将逐步完善形成,地方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类试点,例如住宅租赁的试点从此前的12个试点城市扩围是大势所趋。
更多资讯请关注瑞昌房产(www.ruichang.biz)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