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房产网logo --瑞昌楼盘、瑞昌二手房、租房信息
用户名 : 密码:
瑞昌房产 瑞昌房产网
网站首页   |   楼盘展示  |   出售房源  |  出租房源  |  店面转让  |  求购房源  |  求租房源  |  新闻资讯  |  购房指南  |   房产中介  |  帮助中心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瑞昌房产网首页 >> 购房指南 >>学区房是不是个坑?  

学区房是不是个坑?

更多资讯请访问瑞昌房产网www.ruichang.biz    文章类型: 购房指南         点击数:25261 加入时间:2016/11/10 8:47:05

一、学区房的由来与错位

学区房是典型的舶来品,来自美国。美国为什么有学区房,是跟人家的物业税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是一个自下而上自发组织的社会,居住社区的治安、教育等公共服务不是国家统一调配,而是各个片区的居民自己交税养的,这个税种主要就是物业税,越是高尚住宅区,房价越贵,交税越高,供养的警力、师资就越优质,享受的公共福利就越好。说白了,就是自己养自己。

优质社区的高房价也形成门槛,把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低收入者排除在外,形成中产阶级社区与屌丝贫民窟的分化,由于与教育资源锁定,实际上也完成了阶层固化的功能。

跑到中国就变味了!现在很多核心城区的老破小,房价的主要支柱就是学区了。买房子就是买地段,地段最大的价值不是交通等物理资源,而是教育等无形资源,这是直接与美国接轨了,美国的高尚住宅区最大的标志就是学区房,未来的趋势,教育公平是方向,条子生、共建生、特权生最终必将淘汰。中国引入学区房,排除了关系与特权,教育机会唯一能拼的就是地段,结果就是让家长赤果果的拼财力,学区房就是称重机。

《中国教育报》曾公布的一组数据:2015年北京大概有16万名儿童进行了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京籍学生大概10万名,非京籍大概6万名。但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区口碑最好的25所小学,只能接收大概5000名学生。

这是学区房一路狂飙的原因。但错位在于,中国没有物业税,公立学校也不是当地居民的物业税供养的,而是全民税收供养的,怎么能为本地小区专门服务?进而为房产商牟利服务?这在法理和公平上存在新的质疑和挑战。

所以,不要以为学区房是终点,改革还会继续,学区房面临着不确定性。

二、学区房的投资风险

很多父母打的如意算盘,购买学区房,一方面让子女就近入学,另一方面还能保值增值,等小孩毕业,再倒手一卖,复利超过巴菲特,时间的玫瑰。

但老毛君提醒,学区有风险,炒作需谨慎。学区房就像是房地产里的神小创,热得烫手,贵得吓人,很多是纯粹概念炒作,没有基本面支撑。

1)北京市的入学政策是不断变化的,学区规划也是每年调整,今年是学区房明年就未必是,为小孩提前购买的话政策风险极大。

2)即便是学区房,也不是必然上名校,一个学区对应三四所中小学,往往一个名校几个烂校搭配着来,电脑随机派位。

3)如果现用现买来规避政策风险,很多名校规定学区房必须落户且居住一定年限,例如5年,才有资格入学,而且如果有人已用过该房入学指标则几年内不得再用,买错了,坑很深。

4)入学前居住5年的限制,加上中小学9年,持有十四年,这么长时间,中间可能会发生很多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到时候未必能如预期。

5)政策风险:其实小学、初中不太重要,高中才是关键,中国靠中考,国外的学区房主要指高中。政府的改革方向是力图把初级教育资源均衡化,现在北京就是搞好校烂校大合并,并且强迫牛校把师资和入学指标倾斜到弱校,教育公平,和谐社会。

印度等很多国家的公立学校,校长和师资都不是固定的,定期流动,各校均享,这才体现公立学校的教育平等。谁知道未来中国政府会怎么折腾呢?折腾背后的逻辑就是:中国的教育是政府统一掏钱养着,哪有学区啊,政策说改就改,因此中国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学区房。

所以,搞清楚,学区房不等于上名校,很多是中介公司和炒家坐庄,把均价炒到十几万一平,等下一个傻子接棒,这不是与神创板一样嘛?!你等着政府和开发商拆迁接盘,开发商是傻子吗,现在二环内很多老旧危房根本拆不动,业主漫天要价,撒泼打滚,结果开发商都跑到六环外郊区圈地去了……

所以,购买前不要听销售和中介瞎忽悠,务必自己调研清楚,权衡利弊风险。

三、中国父母的教育焦虑

为什么中国父母这么焦虑?宁可折磨孩子,委屈自己,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一代父母的人生经验决定了行为特征。文革造成人才空档,有文凭的年轻人上位容易,就像一家大公司只剩下董事会一群老头子,部门中层统统干残了,80年代邓公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是形势所逼。后来这代人极为变态的抓子女教育。

60后父母遗风,70后、80后也有样学样。他们目睹同龄人读书改变命运,其实不是高考,是历史机遇改变命运。现在搞成炒天价学区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刻舟求剑,时代变了,教育投入回报率直线下滑,出现了“花40万留学回来月薪2千”的奇谭。
 
如果周边教育资源实在太烂,可以靠私立学校解决。北京人认公立学校,热炒学区房;上海人更认私立,上国际学校,走国际路线,大学就出去留学了。学区房上公立,依然要课外补课,大量烧钱;国际学校学费高,一年10-20万,但琴棋书画都打包在学费里了,其实核算下来,两条路线的成本基本差不多。
 
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学区、学校,而是父母子女。如果父母都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有什么理由期待子女实现自己都完不成的梦想呢?据欧洲学者统计,600年前的富人现在还是富人,为什么优质基因总能诗礼延续,富贵绵长。家教胜于学校,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与其高位接盘学区房不如提升自己的素养。


更多资讯请关注瑞昌房产(www.ruichang.biz)资讯
    打印该页
出处:
 
房产码扫了吗
房产二维码
  关于文章
...:::..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
Copyright @ 瑞昌房产网www.ruichang.biz    瑞昌房产网,瑞昌二手房免费发布,中介免费注册就有免费广告位
瑞昌房产网服务电话:0792-4238219 业务联系:13065722688瑞昌二手房,瑞昌租房,瑞昌楼盘,瑞昌房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备案:浙ICP备09061660号 互联网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053号
加入瑞昌房产群
扫一扫加入群
微信号
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