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房地产界的两大重磅新政同时落地:继“认房不认贷”后,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最低四成,营业税免征门槛也由5年变为2年。既降购房门槛,又降税费。与此同时,股市也是牛气冲天,赚钱效应使得场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那么问题来了,手头的钱该拿去买房还是买股?
牛市第二波还是风险高发期?
时隔7年,A股再上4000点大关。股民个个眉飞色舞。但也有人忧虑:是不是风险临近了?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提出,从2014年起五年内,三大拨资金共计30万亿元将进入股市,2022年沪指将上万点。不看好股市的人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地方债、房地产泡沫、银行的不良资产,都不足以支撑股市走牛。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好股市才能好———这是传统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股市是经济发动机,股市好经济才会好———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演进所形成的资本逻辑。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的沉重压力,新一届政府为“保增长”殚精竭虑,但由于资源配置机制没有有效转换,资本市场没有正财富效应,因而经济下行压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持续加大。只有一轮真正有效的牛市,才能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才能甄别产业和企业优劣,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逐利功能和逐利机制,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下完成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增长回升。在深化改革中将有许多艰难险阻,如果有一个健康牛市,就能轻巧地化解,从而为深化改革提供契机和赢得时间。
当前是不是只要进场就一定赚钱?如果指望随便买只股票就能发财的想法,是错误的。股市和楼市最大的不同在于,股市里的股票在不停变化,就算指数上涨,个股分化也非常大。现在,退市制度正在建立,注册制也在逐步推进,新三板在不停升温,在这种背景下,不同股票的走势区别很大。
在“印股票保增长”的时代,股权投资肯定会非常火爆。但这里有一个概念陷阱:股权投资不等于炒股票。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你在这场“股权传销游戏”中处于绝对的下线。
最佳买房时机还是卖房时机?
3月30日,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布楼市新政,对二套房首付比例及二手房税费做出调整。
多项政策出台,表明政府将持续关注刚性需求,支持改善性需求。以往,不少置换型购房者为了享受“贷款结清算首套”的政策,往往只能先卖再买;此次新政对于首套贷款未结清的二次购房者首付最低比例要求直降三成,后者就有条件选择先买一套,入市速度将明显加快,短期内成交量将获得提升。而营业税免征“五改二”更是直接关系“真金白银”,将释放一批满2年的存量房源。
近日,记者在江南某小区售楼部了解到,新政策出台后,该小区连夜推出一批特价房源,吸引了不少人来看房。记者与来看房的买家闲聊,不少人认为,新政策出台,讨论楼市的人又多了起来,但是买房子毕竟是件人生大事,动辄上百万,还是多看几家再说吧。
相比之下,二手房的热度要高些。市民小徐想买一套装修好的9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看了很长时间,最后看中一套每平方米均价一万元的房子,结果稍一犹豫,就被别人买走了。
不过,不愿具名的某房企高管私底下坦言,楼市在这些利好政策刺激下一定会有所回暖。只是,这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利好政策,而是在楼市已经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出台的政策。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天花板已经在那里了,再怎么折腾,上升空间有限。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即使有众多政策红利,但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使得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行业整体回暖仍有待时日。房企很难像“黄金十年”那样,在土地升值和房价迅速上涨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利润。
股市和楼市是跷跷板关系吗?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股市和楼市基本同向变化,虽然在先后顺序和节奏上存在差异,但两者肯定不是“跷跷板”关系。股市和房价变化都受资金宽裕程度推动,资金紧张的时候,股市房价都会下跌,资金宽松时,两个市场价格都容易上涨。
无论股市还是楼市,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之后,银行间市场利率下滑,银行不愿意把贷款放到小微企业和“三农”,但是又对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内的地方平台比较谨慎,于是资金积蓄在金融体系内,这些资金要寻找出路,自然涌向了股市。
对于震荡激烈的股票市场来说,股民需多加小心,因为牛市也能让你亏钱,投资股市比投资楼市更需要专业知识与技巧。千万别一下子脑子发热,就被“卖房炒股”的说法忽悠了。
从长期看,随着经济转型,尤其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产业的盈利降速,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高科技、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将获得更快发展。作为重要的资本市场,股市可能从融资层面更多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楼市投资回报率降低后,这个行业的光环会慢慢褪色,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下降。但楼市肯定会受益于货币宽松,况且,股市的赚钱效应将为楼市购买力提供支撑。
所以说,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宏观经济整体稳定,货币政策较为宽松,这种格局正是股市春天的大环境。
更多资讯请关注瑞昌房产(www.ruichang.biz)资讯
|